close

哥多華(Cordoba)曾經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西班牙首都,八世紀時,摩爾人聯合受天主教迫害的猶太人,征服哥多華,建立回教王國。尤其在10世紀時,國立達到顛峰,成為當歐洲最大都市以及學術中心。回教徒在此建造了三百座以上的清真寺,還有一所遠近馳名的大學,此外阿拉伯人非常重視文學、科學、哲學、醫學的發展,也廣設圖書館。

我們住宿的飯店是Maimonides,當初選擇這家飯店的考量是地點佳,飯店大門和清真寺只隔著一條馬路相望。


飯店內部十分漂亮,大廳佈置精緻典雅,牆上掛著好幾幅具有歷史的壁毯畫,種滿植物的中庭更是讓人感到悠閒放鬆。






來到哥多華,為的就是能一睹這個舉世聞名的清真寺,它可是回教王朝在安達魯西亞所遺留下來的最佳文化遺跡。




贖罪門(Puerta del Perdon)這座具有摩得哈爾式風格的門,是天主教於西元1377年統治時所興建,據說凡通過此門的信徒,其罪將會被赦免。


門口聚集了一些女人,手上拿著不知名的植物,一見到我們要進入清真寺,立刻靠上來嘰哩咕嚕地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,我們邊向他們搖手示意No,邊快步進入寺內。我們猜測,他們以手中植物幫遊客祛邪,藉此賺錢。

橘子庭園(Patio de los Naranjos)中庭有一阿蒙斯爾水池,是給信徒禱告前淨身所用。


這個庭園因植滿橘子樹而聞名。




拱門與樑柱(Arches and Pillars),寺中有超過850根的紅白相間的廊柱和圓拱,眾多的樑柱在昏暗的清真寺內,時常造成一種令人視覺上暈眩的感覺。


上方天花板是華麗的唐草圖案,這是因為穆斯林沒有偶像崇拜,所以清真寺內大多使用花草或幾何圖案裝飾。


壁龕(Mihrab)是摩爾藝術的最精華藝術品,以馬賽克鑲嵌方式鑲金粉上去的唐草造型與可蘭經文,十分精緻華麗,令人嘆為觀止。這裡是昔日回教徒行一日七跪的禱告處。


上方八角形的拱形屋頂,金碧輝煌


大教堂(Cathedral)13世紀天主教收復哥多華之後,原本只是當成大教堂使用的清真寺,16世紀時因查理五世一聲令下,拆除部分加以改建,成為混和哥德、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。




義大利式圓頂


邱里格拉風格式的唱詩班座椅


壯觀的管風琴


後人對於回教清真寺內又有天主教堂,看法毀譽參半。有人認為這種回教和天主教混搭的風格,代表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文化,阿拉碰到了上帝,擦出了火花,也正是這座清真寺最吸引人之處。但也有人認為查理五世毀了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,非常不協調的建築風格,讓這座清真寺變的不倫不類。你覺得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wel。珠兒 的頭像
    Jewel。珠兒

    Jewel的碎念日記

    Jewel。珠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